|
|
|
文山布依族日常用语及传统节日 |
作者:admin 日期:2017/6/30 21:47:39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文山少数民族日常用语及传统节日 (布依族)
一、简介 布依族是文山州马关县少数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马关县布依族人口为6418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 %,人口数居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五位。主要分布在木厂镇4583人,仁和镇492人,都龙镇642人,马白镇396人,大栗树乡213人。居木厂镇布依族人口多,占全县布依族人口总数的71.4%。布依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少数与汉、壮、苗等民族杂居,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境内的布依族是由于清朝嘉庆皇帝丁巳年(公元1797年)农民领袖王囊仙领导的农民革命起义失败后,因参加起义部队战士的家属都遭受到歼灭性的打击,并躲避清兵的追杀,从贵州省都匀府的都匀、麻哈州、贵定、福泉、瓮安等地布依村寨中逃难来的,到马关后一直自称为都依人(都匀人),1985年马关县人民政府以马政发〔1985〕39号文件将居住在马关县境内的都匀人归系恢复为布依族。 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布依族的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越人。古越人在殷商时期,已大量活动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由于居住地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支系,而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属于“骆越人”的这一支,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其族称的演变,秦汉时期称“濮”、“僚”,唐代称“谢蛮”、“都匀蛮”,宋代称“八蕃”,元代称“仲家”,明、清称“仲苗”、“仲蛮”、“青仲”或“仲家”。 马关县布依族的节日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有二月二离娘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龙、六月二十四献田公地母,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牛王节。与其他民族同过的节日是正月初一、二、三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半送祖,八月十五团圆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唯春节最隆重。 布依族民间乐器有月琴、二胡、箫、笛、唢呐等。舞蹈主要“篝火舞”、“织布舞”、“栽秧舞”、“打花棍”等。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纺纱、织布、刺绣等。 马关县布依族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服饰,其中以女性服饰为最精美。 马关县布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在布依族村寨广为流传,如《牛郎织女》、《兄妹创造人烟》、《小妹智杀老辫婆》、《布依族为什么喜欢吃辣子》、《布依女强人》、《布依人妇女戴围腰》、《老虎和石蚌比赛》、《牛为什么没有上牙》、《蜜蜂做媒》等。 二、日常用语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境内布依族讲的为都匀部分地区第一土语。境内布依族是清朝嘉庆皇帝丁巳年(公元1797年)由贵州省都匀、平越两府地区迁徙来的,初来的第一、二、三代人都会讲布依语,后来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共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布依老人不给年轻人讲布依语,所以没有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只是讲话的声调还带着贵州省的都匀、麻江、贵定、福泉等地布依族的声调罢了。 文字。布依族是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灿烂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古越文字,使用古老的古越的古文字来记录传承文化、摩经及历书等,并在民间百姓的祭祀、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实施应用和发展。县境布依族是清朝嘉庆皇帝丁巳年农民领袖王囊仙领导的农民革命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的战士及家属因躲避清兵的追杀,从都匀府的麻哈州等地向中越边境一线逃难,布摩们的古越文字经书等典籍根本来不及随身带到马关,所以马关布依族的文字失传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对布依语的调查,制定了布依文方案(草案),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1957年开始在布依族部分地区试验推行,1985年3月,贵州省民委再次召开布依文方案讨论会,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订案)》,1995年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人员到贵州检查,认为《布依文方案(修订案)》已经完全合格。 三、传统节日——牛王节 牛王节来源于布依族农耕稻作粮食丰收得力牛的帮助的节日。 相传布依族先民从采撷、狩猎时代发展到农耕时代,经过把采撷到的野生稻培养为人工栽培稻,把狩猎获得的野牛驯化为人工饲养牛,用牛助耕过程。据民间故事《牛王节》说,以前人们种水稻很简单,把种子撒在沼泽地、河水边和沟水边,由它自己长,庄稼长得不好。《古谢经》称:人们“开垦荒田挖断了条锄耳,手都出了血,肩生了老茧”,田得也不多,庄稼长不好。用牛来耕田,“有开垦的两三坝田,才得长住那地方”,面积大增加,庄稼长得好,收获得多,生活过得好。又进一步用牛粪作肥料,施肥、追肥,庄稼更加好,粮食达到五谷丰登,人们生活丰衣足食,是得力于牛的大力帮助而感谢牛的节日。自古以来布依族人民爱牛如爱宝,与牛相依为伴、为友,以“牛王”生日“四月八”为纪念节日的根由。四月八这天,均在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形式欢庆为布依人农耕稻作做出很大贡献的牛,并订为本民族“牛王节”。马关县30余个布依族自然村,家家户户在“牛王节”这一天都要把亲朋好友邀请到家里来,染花糯米饭(红、黄、紫、黑、白)和红、绿鸡蛋,杀鸡、煮肉、喝酒隆重欢庆一天。这天清早,布依族人民家家户户的户主用雄鸡、刀头、香纸、蜡烛于牛厩门前祭祀“牛王”,赐给耕牛吃鲜草、花糯米饭等。中午,布依族人民男女老幼身穿盛装,带着备好的鲜草、花糯米饭,拉着自己家的耕牛到事先共同选好的草场欢庆“牛王节”,祭祀“牛神”。相传:“四月八”这天,“牛神:要带雨水、阳光到天下草场洗净和晒绝牛身上的瘟疫,保护耕牛四季平安。到草场后,首先给成群结队的耕牛披红戴绿,用鲜草、花糯米饭喂牛;紧接着锣鼓喧天,欢歌笑语陪牛游行;再次给爱牛、护牛好的人给予表彰和鼓励;然后再有组织地开展民族民间文艺演出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单独举行《民歌对唱》、谈情说爱活动。 马关县布依族学会供稿
2017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