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 以包粽子形式传承布依稻耕文化 |
作者:admin 日期:2019/7/13 22:29:59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云南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 以包粽子形式传承布依稻耕文化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布依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及农耕文化就已相当发达。布依族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俗。旧时,他们主要种植白日草、大白谷、小白谷、毛粘、红谷、白酒谷、红酒谷等品种,布依族农民一般将稻种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为主要粮食,广泛栽培;布依族稻耕文化的传承,对山神的崇拜,保护了水土流失,使田地不受到冲毁;对树神的崇拜,保护了山林树木,维持了生态平衡,使人们不乱开垦上地;对水神的崇拜,使人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使稻田有水的保障;对雷神的崇拜,则认为,乱倒饭要受到雷的惩罚,使人们注意节约粮食;对土地神的崇拜使人们更珍惜土地,充分利用土地种好粮食;对牛王的崇拜使人们更加爱护它,使它更好地从事劳动。
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以突出青、蓝为艺术特色,以“义务教育”为职责,着力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尽职尽责、社会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特色文化活动入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持续发展。长底布依族乡中心完小以多种形式探索布依稻耕文化,并逐渐引入校园,在布依传统节日中,用包粽子的活动形式向学校师生传递布依稻耕文化力量。
在制作现场,长底布依民间艺人先向老师介绍布依族的灰粽粑色美味香,极富民族风格,是布依族在节日时馈赠亲友的食品。粽子心选用上等糯米泡制,然后将糯米秧子或糯米草洗净晒干烧成灰,两者搅拌均匀,取出,筛去粗枝残灰,佐以花椒、八角、黑桃仁、茴香、猪肉等,用粽粑叶或竹笋壳包成长方形状,蒸食,色香俱佳,深受布依人的喜爱。
“在制作过程中,先将栽秧时剩的秧子洗净,捆成一梱一梱的反挂于竹竿或屋檐下晒干,“六月六”时取下烧成秧灰;然后将灰和泡过的糯米倒入石碓窝中轻轻磕至白米沾上一层灰黑秧灰后,取出筛去多余的秧灰成灰米;最后将灰米加花椒、肉丁、精盐和匀,用粽叶包成各式粽子,煮熟即成。”学校师生一边按照王师傅的指点,一边按照制作程序有序完成。
在传承活动中,学校邀请曲靖市音乐家协会艺术创作中心、云南文化产业联盟等艺术机构深挖细掘布依族稻耕文化,将布依传统稻耕文化引入学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曲靖市音乐家协会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刘崇刚说:“布依族稻耕文化从校园传承,让学生一边学书本知识的同时,一边感受不同的课外知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好处的。特别对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校园、热爱自己的民族起到更好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青、蓝色为主题的教育理念;用青、蓝品质成就孩子的未来;用青、蓝文化塑造孩子的人生。培养他们具有坚实基础、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耐、健全人格、健康人生的新一代。倡导“善教、乐学”的校训和明晰的办学思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向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迈进。除按规定开足所有的课程外,学校在安全教育、德育、体育、兴趣爱好、民族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学校科技实践活动“变废为宝”荣获曲靖市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2013年6月又荣获云南省中小学艺术示范学校荣管称号;2017年7月被国家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表影为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的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布依族经典名歌《布依圣境》 太好听了 赶快来视频一下吧!
图文/刘崇刚 赵凤斌 张君民 编审/典 导
《中华布依网》官网投稿和联系方式:
QQ 728814981 邮箱728814981@qq.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二微码,当代大型长篇小说《凤凰折翰》(影视题材)提醒您关注、复印转发。常点击识别二微码可直接打开第一时间了解官方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