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文章选登——国无法不安 人无法不便 事无法不圆 |
作者:admin 日期:2017/11/11 18:26:54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布依民族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文章选登—— 国无法不安 人无法不便 事无法不圆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
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 副会长 吴培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同时报告还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以上报告明确的地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从这个决定可以透视,中央对依法治国问题看得至高无上,对人民群众的关切一刻也不容缓。何以这样讲?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两个例子。 第一.依法行政方面。各地政府都相继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并要求所有职能职责范围内的职能部门,将所有涉及为企业、为个人、为社会组织服务的行政许可和其它行政许可事项都要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让群众办事方便,不断提高社会办事效率和办事成本。这一举措初心是很好的,从开办的情况来看,也取得很好的效果。达到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的目的,群众是满意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这一举措在一些地方开展的并不是太好。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一些职能部门没有把职能职责涉及为人民服务的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仍然留置在体制外循环;一些单位虽然把相关事项放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了,但只是一些小事项,大事项没有集中办理;还有一些单位表面上把政府权力清单里面的事项都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了,但其实只是作了个窗口的摆设,并没有真正的办理业务。需要办理业务仍然由相关经办人跑到原职能单位办理。这样就造成群众仍然多头跑路的现象。难以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究其原因,就是政务服务无法可依,或者说无行政法规可依。一些单位不按规定集中办事,但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既不能依法处理,又不能撤职换职。造成了上头的规定可听可不听,可办可不办,或者说办一点不办一点。阳奉阴为、看着办,政府拿得没办法。自觉的人都按上面的办,不自觉的人不办也就不办了。无法可依,不触击灵魂,最后造成你看我,我看你,松松散散,难以达到全方位服务群众和让群众满意的目的。 第二.司法方面。大家都知道。目前社会的上老赖可说是多得成群。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除了骗子多、处罚轻以外,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并不合理。比如欠钱不还不犯法,老赖就赖着不还,还拿他没办法。打又打不得,骂了又不管用,杀了又没有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无奈,只能起诉法院。求得司法的一些保障,但官司胜诉了却拿不到钱。案件送到执行局,指望执行局能帮受害者挽回损失。可到了执行局才看到一些执行司法的丑行百态。如明明被执行方有财产,而且有的是大大的财产,执行下来,所欠标的根本就用不完。可是就由于对方与执行法官私通。执行法官就可以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执行。如找不着人呀、没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呀、找不到他们的账号呀等。一大堆理由把受害人搪塞。受害人怎么办也很无奈?部分执行法官就是这样,你去告他,又没有法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惩戒制度和监督程序。导致案件在执行法官手上可执行可不执行、或者选择性执行,执行办案的任性太大,弹性太强。使受害人的案件迟迟得不到处理。时间拖久了,最后就干脆来个强行了断。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也给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不必要的抹黑。 综上实例看出,虽然一例两例对党和政府的形象没多大影响,但时间一长,1+2、2+3、3+5......最后发展到5万+10万+百万,那么是不是就造成了对党和政府的很大影响。 任何问题,都是从小到大,从近及远,从好变坏。问题出来了,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没有从制度(法制)上去纠偏。那么时间久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件件、一点点的侵蚀,总是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稳,严重的还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十分重要。国无法不安,人无法不便,事无法不圆。
《中华布依网》官网投稿和其他事项联系方式: QQ 728814981 邮箱 7288149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