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最新发现布依族先民乐谱 |
作者:admin 日期:2022/1/28 11:07:52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专家最新发现布依族先民乐谱
近日,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蒋英在开展民族音乐学研究调研期间,在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姊妹箫”传承人伍荣林处,发现布依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特的音乐记谱符号——“分诔”。
“分诔”为布依语,以月亮圆缺的不同状态为表现形式,分别记载乐音音阶、音高变化及旋律,是专门用于记录布依族唢呐调、姊妹箫调、情歌及古歌的记谱符号。 布依族“分诔”符号记谱,其符号形状表示的音阶及音高为:当月亮形状满圆时,符号“Ο”(布依语谐音“罗”),即宫音(do);而月亮半圆形成缺口时,符号缺口对左方向“Ͻ”(布依语谐音“写”),即商音(re);符号缺口对下方向“∩”(布依语谐音“漏”),即角音(mi);符号缺口对右方向“Ϲ”(布依语谐音“利”),即徵音(sol);符号缺口对上方向“∪”(布依语谐音“嫩”),即羽音(la)。当进入高音时,月亮符号满圆中间加一点“ʘ”(布依语谐音“呜”)即高音(do);符号缺口对左方向中间加一点“Ͽ”(布依语谐音“愧”)即高音(re)。在实际演奏中高音部分民间称“套吹”。
布依族“分诔”音乐记谱符号流传于贵州省六枝特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定县等布依族聚居区域。以布依族“分诔”符号记谱的唢呐调、姊妹箫调、古歌及情歌等曲调,均以创制的符号分别记录了布依族传统音乐中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与内容,其音阶结构使用了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据了解,布依族历史上创制的“分诔”符号记谱形式,现今已不再使用,对于“分诔”符号记谱的历史源流、运用与传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挖掘、整理与研究。
图文/贵州民族报 编辑/昝家能 责编/刘崇刚 编审/典 导
“布依族大型文学史诗《花米饭》”和《布依方块古文字》由全国新华书店和昆明春晓书店销售。地址:昆明市滇池路南亚风情第一城星光天地四楼总部和昆明市新闻路图书批发城春晓书店。免费咨询电话:400
000 4079。网上销售:淘宝天猫网搜索春晓图书专营店,又再搜《花米饭》即可,或直接扫描以下二微码即可。
[如果邮购不到,可加本微信解决]
本站网址:http://www.中华布依网.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投稿和联系方式:
QQ
728814981
邮箱728814981@qq.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二微码,当代大型长篇小说《凤凰折翰》提醒你击识别可直接打开网站第一时间搜看了解官方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