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草药 酱菜 刺绣
草药 酱菜
草药 酱菜
勐海县:构建古茶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全国首家“四月八
从普通青年到创业
全国首家“四月八
布依美女大本营
布依族作家潘灵
2017年 王
布依族潘氏家族史
过节的架势
布依美女大本营
都匀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作家潘灵
2017年 王
世界最长头帕舞(
过节的架势
带领失地移民(布
布依族渐渐消失的
马开能会长在布依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学习党的二十大暨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上的讲话全文

马开能会长在布依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学习党的二十大暨布依族六月六传统水稻节上的讲话全文
作者:admin 日期:2022/12/17 11:31:14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在布依族研究专业委员会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 2022 年六月六水稻节上的讲话


马开能

2022年12月11日






各位领导、各位布依族同胞和来自各民族的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大家隆重聚会,深入学习座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欢庆2022年度布依族同胞传统佳节六月六传统水稻节。

    首先,我谨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表达对在座的各位领导、布依族同胞和来自各民族的同志们、朋友们深深的祝福!并请布依族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同仁、与会的布依族同胞向全省布依族同胞们转达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节日快乐!

    今年10月16日至22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10月29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这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工作指南。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部署安排。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族宗教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11月1日,省民族宗教委分别召开了省民族学会工作座谈会和省民族学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同志分别讲话,就省民族学会、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的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各自工作、联系领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省民族学会也发出通知进行了工作安排,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结合各自实际已认真开展了各种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总体势头良好。就此机会,我想就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谋划了新征程上我国发展的新蓝图,提出了“奋力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战略目标,作出了“一个中心任务”“两步走战略安排”“五个坚持的原则”“十二项重大任务”的工作部署,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必将永载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体现了全党意志、凝聚了全党共识、反映了人民期待。

    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深刻领会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要聚焦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促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宗教工作事业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大会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做好社会组织工作提出新任务,强调要“统筹推进包括社会组织协商在内的协商民主体系”。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重要内容。中央《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加大自身建设,落实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保障,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法治化、人文化、数字化”。这些为我们做好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学习宣传贯彻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着力提升实际效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持贴近实际,锚定各族干部群众、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新期待,创新形式载体,丰富方法手段,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采取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的方法,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立足云南多民族、多宗教、欠发达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的省情实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宗教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结合起来,深学细悟,深刻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具体到我们省民族学会及其25个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就是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部署,确定一批重大研究选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撰写刊发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组织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同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宣讲,用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并针对各族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思想领域可能出现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组织和发动专家学者撰写重点理论文章和短文短评,协助省委、省政府加强正面引导,回应社会关切,及时进行辨析澄清,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工作导向,积极推动学会各项工作的发展进步

    去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省市,都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经常研究”;并就“深化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努力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提出了要求。汪洋主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战略性任务,又是当务之急。强调要做到“六个搞清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搞清楚,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搞清楚,把今后的政策调整方向搞清楚,把工作的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搞清楚)。今年11月1日,省民族宗教委主任拉玛·兴高同志召开省民族学会工作座谈会,专门听取学会工作汇报,并在充分肯定学会工作成绩的同时,就学会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我们省民族学会是在王连芳、刘树生等老领导的倡导和推动下,于1988年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经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学会成立34年来,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民族工作重点做了大量工作,为我省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宁、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们更应乘风破浪、踔力前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工作导向,于新时代积极推动学会各项工作的发展进步,取得更大成绩。

    1、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引领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民族学会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作出一些新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子、作出一些新贡献。

    一是要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上着力。民族学会要围绕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的学习研究和政策研究,紧扣“六个搞清楚”,着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努力把学会打造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要在聚焦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上着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重点把握好“四组关系”。一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就是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就是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存在差异保护和传承,在中华文化的花园里绽放光彩。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是需要的,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我们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不见差异性,而是理清共同性和差异性,不能笼统地“同”和“异”,放在一个层面上看待,必须做到“同”是方向,是前提,是根本,要在坚持“同”的基础上,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要弄清楚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但不影响高度认同。二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不是平行平列的。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都是不对的。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就是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进行,不能本末倒置。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民族文化形式会出现变化,甚至自然消亡,这种情况,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要通过有效方式,把那些可能消失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加以保存,但不能不分良莠,全盘保护,更不能借保护文化多样性之名,宣扬保守封闭的意识,固守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四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不是单选题,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既要管“肚子”,也要管“脑子”。如果忽视管脑子工作,不恰当的强调特殊性和差异性,形成狭隘甚至极端的民族意识,就可能肚子吃得越饱,离心倾向越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把握好这“四组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管总的,对其他关系起着引领作用。把握好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省民族学会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作为民间社团智库,要认真学习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当前,民族工作方向发生大的转变,从过去主要考虑差异性转向主要增进共同性,从过去考虑“管肚子”转向既要“管肚子”更要“管脑子”。过去省民族学会主要任务是考虑差异性,特别是在抢救、挖掘、整理、出版、传承、保护我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多一些、做的工作多一些。今后,省民族学会的工作方向也要转变,要从过去主要考虑差异性转向主要增进共同性,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学会工作,把握好民族学会工作导向、研究方向和学术取向,注重发掘和反映各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民族题材,注重发掘和反映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民族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纠正一些错误的倾向。比如,有的人对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把握不准,认为增进共同性就是要消灭差异性。又比如,有的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错误理解为是对少数民族的“同化”,甚至是“汉化”。实际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经越来越深入,这是历史大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会得到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亲和性、一体性也必然进一步增强。但这既不是同化、也不是汉化,而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度也会更高、凝聚力也会更强。再比如,有的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取消所有的优惠和照顾,从而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民族政策调整有顾虑。过去为了弥补地区间、民族间差距,采取的差别化政策有的逐渐偏离了原有意图,固化了民族差异。现在民族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应该对之前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调整。对此,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政策调整的目的和方向是为了增进各族群众的福祉,是为了实现社会整体公平正义和谐稳定。还有,有的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少数民族的事,跟汉族无关。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理应负有更大责任。如果在汉族群众中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会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汉族干部群众,思想上仍然认为少数民族是麻烦,民族地区是包袱,甚至把少数民族群众当外人,这些想法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要在聚焦正确政治方向上着力。省民族学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始终坚持“十二个必须”,带头处理好“四个关系”,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五个方面”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民族工作新要求,在新的立场观点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把学会打造成为各族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平台,成为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平台。

    2、充分发挥好科研资政和联系各民族群众桥梁纽带作用

省民族学会作为全省民族工作的“智囊团”“思想库”,要紧贴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紧跟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民族工作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践取向、聚焦政策指向,更好发挥科研咨政作用,以及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要当好民族理论政策“宣传员”。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会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用以指导学会工作实践。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学,做好学习宣传贯彻,积极协助省民族宗教委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二要当好民族方面学术“研究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针对性关键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团结、联系我省各方面专家学者,组织开展有关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的学术和理论成果,发挥好资政服务功能。

    三要当好党委政府的“联络员”。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联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力量集中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来,把资源整合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上来,努力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四要设立“观察员”机制。要充分发挥学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密切、社会接触面广的优势,遴选聘用一批有民族感情、有组织能力、有影响威望、愿意奉献的老领导、老专家和社会各界人才担任“观察员”,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涉民族宗教因素矛盾隐患分析研判和纠纷排查调处。

    五要建好“智库”型的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省民族学会专家汇聚的优势,建“智库”型社会组织,在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开展学术研究、组织民族传统节日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六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学会及各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实际,使自身组织更加合理、制度更加完善、作风更加过硬、管理更加科学。要注意建立健全人员、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实现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要注意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政治上可靠、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标准,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明确自身定位,防止机关化倾向和脱离各族群众的危险。


     文   /马开能

     图   /雷启玉

     编辑/白胜智

     编审/典   导





“布依族大型文学史诗《花米饭》”和《布依方块古文字》由全国新华书店和昆明春晓书店销售。地址:昆明市滇池路南亚风情第一城星光天地四楼总部和昆明市新闻路图书批发城春晓书店。免费咨询电话:400 000 4079。网上销售:淘宝天猫网搜索春晓图书专营店,又再搜《花米饭》即可。




本站网址:http://www.中华布依网.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投稿和联系方式:

QQ 728814981

邮箱728814981@qq.com






《中华布依网》官网二微码,当代大型长篇小说《凤凰折翰》提醒你击识别可直接打开网站第一时间搜看了解官方消息。




中华布依网
Copyriht@ 中华布依网.com 
Powered by VIPCM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