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罗平周边,藏着这样一个宁静、悠闲的村落… |
作者:admin 日期:2017/6/28 11:41:48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
在罗平周边,藏着这样一个宁静、 悠闲的村落…
李庆忠
当他策马横刀走出兵营的时候,可能太阳还在碧泉山背后踌躇着不愿升起。这是个深秋的早晨,雾很浓天很冷,冷得兵营边上村舍中的鸡也不敢鸣,狗也不敢吠。他刚满两岁的儿子尚在熟睡,出门前他用胡子拉喳的嘴去狠亲了几下小脸也没惊醒。
贤淑的夫人们昨晚根本没睡着,大半夜就起来了,为他做好出征的物品准备。她们肯定不愿他出征。战争总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但她们无法阻止,他也无法拒绝。这是朝廷的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她们只能用祝福和牵挂伴他一路征程。
他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出营门后头也不敢回,用刀背狠拍马屁股后疾弛而去,留下三个怅然若失的女人在晨风中泪落尘土。
另外,兵营中的那群跟随他多年的士兵们也很伤感。昨天在私下的议论中他们就听到了将军去剿寇的诏令,这种诏令是经常有的事情。但没想到将军这次会走得那么早,那么急。
当天明时他们在校场上操练的时候,将军已经出发了两个时辰。将军只带了十个随从,其余的全都留守,他们像一群被亲娘突然抛弃的孩子。只是这天操练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兵营中的那杆军旗突然毫无征兆地折断了,让他们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是段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情景。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站在村中一个叫土瓜坡的小山坡上凝神欣赏整个村景时,脑海中却不可思议地涌现出这些画面片段。
这个男人姓狄,名三品,字明季,祖籍山西太原,清顺治十六年凭军功被封为抒诚侯(正二品),以总兵之职镇守当时云南的六大兵镇之一的广罗镇。
大约一年后他才回来,不过没骑马,而是躺在一副灵柩里回来的。随灵柩回来的士兵向他的三个女人转述了朝廷的告示:将军在剿寇军中不幸染病而亡。临终前,他只要求葬在他的治下与三个女人生活的地方。朝廷恩准。
其实,他是个争议颇多的人。早年跟随张献忠举兵反明,后却又极力去拥护南明皇帝;既勇猛抗清复明,后却又投降清廷,反戈一击,被清朝敕封为抒诚侯;他带兵有方,作战勇猛,杀敌无数于疆场,却也暴戾残忍、毫不留情地屠杀过手无寸铁的平民。
最为后人诟病的是他先是追随义军主帅冯双礼率军入川,但在清军的策反下却发动兵变捆绑主帅投降清军,所部被吴三桂收编。这在儒家的主流道义中是要被谴责的。
不过站在封建王朝官方的角度来看却得到了赞许。清罗雄州举人皇甫宪就这样评价他:“明季奋勇疆场,海内耳其名旧矣。逮归我朝,甚邀宠眷,此抒诚侯之所以封也。”
另一个名叫李从乾的贡生也这样赞扬他:“明季甲申前后,豪杰之士,出而有为,归正封爵,坐拥节旄,亦会其时之可为耳。即有志者事竟成,固男子分事也,狄公其如斯乎。”
清廷的态度更加鲜明,对他恩宠有加,甚至在他病亡沙场后不久,立马下诏让其不满三岁的幼子袭承抒诚侯,这在大清朝时代对待一个投降来的汉族武官可谓特殊。
在一个兵嚣马蹄乱的时代去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是不容易的。在此不必纠缠。褪去他身上的政治色彩让其回归到一个普通人——也许生前他没有感觉,而如果他地下有灵,他肯定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欣慰。
他的三个女人在他殁后没有离去。她们依然团结如一家,尽心竭力地抚养着他唯一的儿子狄从仁。 遗憾的是该子早夭,空留下三个女人捱度时日,她们选择的做法是把丈夫身后留下的家产与财产一分为二——一份捐资兴修寺院,并终年在此修行。
另一份分给那些不愿随军迁防异地,因而由兵转民的人们,让他们建盖屋舍,开垦农田,过上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
上文提到的贡生李从乾曾为其三个女人写过一篇《狄抒诚侯三夫人合传》,其中赞曰:“长夫人能容二室,而且以家事让人,亦闺阁中不多得者。刘夫人事上驭下,守义抚孤,各得其道,而令诸从者虽贫贱,不忍去,非以德感人者,能若是耶。中馈之才,又不足论矣。张夫人妙年孤闱,无子可守,而矢志柏舟以老,非深得于诗者,不能也,愚以长夫人范天下之妬忌者,以刘夫人教天下之无德无才者,以张夫人愧天下之中年有子而他适者。”
他带领的士兵有很多也不愿离去,树倒猢狲不散,仍然心甘情愿地变兵为民且不再回家乡,跟随其家属并护其终老而不悔!仍然心甘情愿地为他守候故地而不去!
“余忝有瓜葛,虽因陋而不能辞,但生时已晚,未及见狄公之为人,闻之故老曰:公气度豁达,用兵如神,加以爱人下士,棋局酒樽,座客常满。由是言之,则唐之文惠、宋之武毅,此其裔欤,不然何以若是之英雄也。”这是清举人皇甫宪对狄三品的评价,文字中大有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亲见狄公或与之共事的遗憾。
由此而观,狄三品应该是个很有亲和力、感染力、具有强烈个人魅力的人。可能正因为此,才会有李从乾笔端流露出的感概——“至于提戈挟矢之士,出生入死之夫,当全滇多事之秋,而不弃老婺幼孤之主,以各取富贵,甚义之。又以诸从人耻天下之去冷趋炎,于其主无始终者,猗欤美哉,为之后者,亦当三复于斯云。”
既往矣!三百多年的时光,逝者如斯夫。昔日的广罗镇军营与镇所早已消失于茫茫的历史时空中。甚至狄三品与其三个夫人的墓地也早已荡然无存。但由其夫人所带领的留守军士们开拓的村庄却一直在繁盛地生长。
时至今日,村寨中的人们,往往能或多或少地讲些关于这个村寨的故事或自己祖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在村中,有人提及某人称为“史厨子”,并笑着解释说,其先祖在当时的兵营中为“伙食兵”,类似于今天军队中的炊事班战士。还有“罗大炮”,其先祖据说是炮手。
蓝天白云下的碧泉山依然巍然屹立,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碧泉山麓下,一个悠闲的村落安静地卧在这里,房屋俨然,井井有序。男女老少安居乐业。这个村子,就叫养马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