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草药 酱菜 刺绣
草药 酱菜
草药 酱菜
勐海县:构建古茶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全国首家“四月八
从普通青年到创业
全国首家“四月八
布依美女大本营
布依族作家潘灵
2017年 王
布依族潘氏家族史
过节的架势
布依美女大本营
都匀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作家潘灵
2017年 王
世界最长头帕舞(
过节的架势
带领失地移民(布
布依族渐渐消失的
河口县布依族传统民歌传承保护的实践 河口/白永英

河口县布依族传统民歌传承保护的实践 河口/白永英
作者:admin 日期:2017/7/16 16:39:51 文章来源:中华布依网


河口县布依族传统民歌传承保护的实践
河口布依学会文艺部长     白永英


  布依族是一个喜爱唱歌的民族,过去恋爱,婚嫁,节日,祭祀,赶集,建房,丧葬都要唱歌。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以唱歌为主,歌的种类繁多,有历史传说,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山歌,情歌,骂人歌等。


      一、对歌的风俗

   本寨来了男青年,女青年必须邀请对歌,本寨来女青年男青年必须去邀请唱歌,不去邀请被视为不礼貌。唱歌的规矩是邀请方先唱,白天必须在山上唱,夜间必须在家里唱,在山上唱歌要隔树蓬,在家唱歌必须隔篱笆,唱歌者不得去解大小便,去解便视为不礼貌,必然散伙。青年男女唱情歌还要回避父母叔伯,除此之外,男青年还要回避姐,女青年还要回避兄长。男女青年对歌时互相用尊称,男称女为姐,女称男为哥,指名道姓视为无家教,无礼貌。



       二、布依族对歌的分类
       (一)、谈情说爱对歌
     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对歌,这类对歌的人都是未婚青年,歌的内容多是抒发感情和倾吐爱慕之心,歌的体材广泛,内容丰富,用词生动,比喻巧妙。下面列举两首情歌说明。
      男唱:
      隔河看见荔枝根,早年认得早年跟。
      早年认得你心事,免得现在来操心。
      女答:
      隔河得见荔枝根,早年认得哥不跟。
      哥早认得妹心事,可是哥们不来跟。
      男唱:
      四棵中柱顶中梁,一棵更比一棵强。
      哪年得姐成家坐,姐的母亲我喊娘。
      女答:

      砍棵杉树解椽皮,一根更比一根齐。

      哪年得哥成家坐,哥的父亲我喊爹。
      歌词唱之不尽,取之不绝,花言巧语层出不穷。
      (二)自娱自乐对歌
    这种对歌较为普遍,也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唱,他们对歌完全是为了娱乐,有的人是作歌词作得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人是唱歌好听,歌声优美,想展示自己的歌喉,有的是人才美貌,人们寻找他唱歌,上述人群唱歌的经验丰富。这种年龄段的人唱的歌多是生活歌、古歌、月歌、盘歌、长路歌,往往围观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来听。长路歌的歌词很多,字少的有100多字,字多的有300多个。如正月好唱祝英台由正月唱到十月,字歌,从一字唱到十字,十杯酒从一杯唱到十杯,正月哥哥来接妹,从正月唱到十月。下面以字歌为例:
      花歌越唱越好听,琵琶越弹越细声。
      琵琶弹送交两友,花歌唱着有名人。
      一弹龙来龙现爪,二弹虎来虎现身。
      三弹五龙归大海,四弹童子配观音。
      五弹五龙盘五柱,六弹明月正中心。
      七弹不唱伤父母,八弹不唱伤本身。
      九弹山中梭椤树,十弹大庙观世音。
      探花不单你和我,本是前朝古里兴。
      (三)婚礼对歌
    婚礼唱的歌属于礼仪歌。这类歌,分为离娘歌、退车马词、接亲歌、送亲歌、敬酒歌四种。离娘歌即哭嫁歌,即姑娘离娘去夫家时唱的歌,哭着唱,歌的内容是离开娘到新的家庭,可怜妈妈做家务没人帮,做山活没人助,但是姑姑都要嫁,做儿子都要讨(讨字与娶字同意),我以后的处境不知是好还是坏。现在一样都不知道。然后唢呐接着这样吹: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青菜生成讨,姑娘生成嫁。
男方去接新娘的人有8人,其中男女女青年,各2人,吹唢呐的2人,负责请女方客的中年妇女2人,称为接亲。接亲的人到女方家要唱接亲歌。唱了接亲歌女方安排座位,抬糖水给接亲的人喝。新娘接到男方门前时,有主人安排的先生念退车马词。退车马词有500多字。退车马后,夫妻拜堂时,唢呐师吹笛子;笛子吹的是婚礼音乐。拜堂之后,女方请来的代表人物要唱送亲歌,男方请来的歌手与女方对唱。如女方唱送亲歌:看好日子送亲来,送个姑娘不成才,手拿针线不会做,挑花刺绣不成排。男方代表唱:看起日子送亲来,送个美女好人才。送给我家红花女,相貌又美人又乘。一边一首的对唱,约唱半个时辰,就晚餐时还要对唱酒歌。
     (四)唱孝歌
    孝歌即丧葬歌,老人去世,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女婿、侄女婿、姑表、姨表都来上祭,晚餐后先生举行散花仪式,唱《二十四孝》,孝男孝女们跟着先生围棺材转场。散花结束,亲朋好友和部分寨邻来唱孝歌,唱孝歌的人多是中老年人,有的是独唱,有的是对唱,对唱的都是男对女或女对男,不兴同性对歌。但对唱也论班辈,唱孝歌的时间一般是夜间11时至凌晨3点左右。歌词是围绕悼念死者而作。如:今天来到孝家门,一层板凳一层人。层层板凳有人坐,个个都是唱孝人。另一人唱:今晚走到孝家来,孝家门前挤不开,亲戚感到心凄惨,儿女个个哭哀哀。
      (五)宗教活动唱歌
     河口县布依族的宗教活动有“做斋”、“度职”、“打保福”、“搭桥”、“扫保寨”等,这些宗教活动都要唱歌。比如打保福,除先生做十二坛外,还夹杂傩戏,唱十二花园,演出时一人扮小丑,一人扮仙姐,一个扮童子哥,三人表演,有唱、有跳。有剧本,按剧本演出。如:小丑唱:一更阳雀叫愁愁,打扮仙姐巧梳头。左边梳起龙戏水,右边梳起插花楼。
      童子歌唱:
      二更阳雀叫喳喳,打扮仙姐巧戴花。
      戴花莫戴板栗花,要戴牡丹巧配她。
      仙姐唱:
      三更阳雀叫兮兮,收拾打扮巧穿衣。
      取出一件又嫌短,取出二件又不齐。
      三件四件正合体,穿着出去就演戏。
      剧本有5000多字,需半个时辰才能演完。
      (六)放七姑娘对歌
    布依族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有一种娱乐活动称为放七姑娘。本寨的青年男女集中在一户宽敞的人家,请愿做七姑娘的人坐一排,师傅点燃若干炷香,插三炷在主人的神龛上。愿放七姑娘的人坐在一排,头盖围腰,左手执白毛巾,右手执香,双脚颤颠。师傅念咒语,15至20分钟见分晓。成功者甚少,最多有百分三十的成功率,成功者就会站起来双脚颤颠,去天上请七仙女来唱歌跳舞,不成功的人揭开头帕做观众。成功者去天上的途中遇着(七姑娘中的一位)各民族的死人阴魂,他和他们互相对话,语言很逼真。请七仙女(七姑娘中的一位)下凡时,就唱歌跳舞,平时不会唱的人这时都会唱,平时不会跳舞的人,到了阴间都会跳舞。
      如七仙女来到时,家中都有人唱歌:
      姐吹木叶闪悠悠,吹得歌声传九州。
      天上地上都知晓,小郎听了不舍丢。

      七姑娘唱:

      哥吹木叶应山坡,木叶响声代唱歌。

      游子引得画眉叫,哥们引得妹还歌。
      旁观者有意唱出一首歌,七姑娘就会对一首。


      三、河口县布依族民歌的濒危状况

      1990年以前,布依族的民歌是自然传承,因为过节对歌,赶街赶场对歌做活路对歌,串亲对歌,婚丧喜事也对歌。特别是过年过节满山坡都有人对歌,一般的人12岁左右就去听歌,15、16岁就去唱歌,18岁至20岁就会对歌。河口县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降低,1990年以后,青年人激剧减少,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做生意,儿童由七岁开始读书接受汉文化教育,从此谈情说爱不唱歌、婚礼不唱歌、丧葬无人唱歌、宗教活动不唱歌、过年过节歌山上空无一人,特别到21世纪,青年都不会唱本民族的歌。现在只有50岁以上的人会唱布依族民歌,布依族民歌很快失传濒危现象十分严重。


      四、布依族民歌传承保护的对策

      (一)搜集整理布依族民歌出版

   建立布依族民歌数据库保存。河口县布依族有爱好者酷爱研究民族历史文化,1991年就搜集布依族民歌、故事、谚语,在河口县民间文学出版。2007年,撰写《云南河口布依族文化》一书出版,此书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布依族民歌500多首。布依族故事30个,将布依族的传统民歌,记载在书中永久保存。

     (二)2016年河口县布依学会正在编辑布依族民歌纸质课本和电子课,进行传承

      利用课本培训年轻人唱布依歌,培训成功后组织演唱考核发奖金。

      (三)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为传承民歌搭平台

节日文化活动,特意安排民歌演唱、对唱,鼓励年轻人学唱布依族民歌上台演唱,并规定老年歌手的责任是传承年轻人,不是上台表演。而是推荐年轻人演唱,通过这种平台,共培养了8个年轻人学会唱布依族民歌。今后要利用民歌课本培养布依族老师、学生,行政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唱布依族歌,并分批进行考核,演唱合格者发给奖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中华布依网
Copyriht@ 中华布依网.com 
Powered by VIPCMS.Net